《用NLP改寫你的每一天:一本能讓你真正心想事成的神經語言學祕笈》推薦序

我與唐道德先生彼此相識多年,他喜歡熟悉的人叫他阿德2017-2018年時的台灣NLP學會,一年舉辦100多場NLP講座,阿德老師是當時的講座老師之一,深受學員喜歡。台灣NLP學會成員對NLP有著共同的愛好,開會時經常分享,有時也有著不同的見解,海納百川,是NLP最吸引人的地方。

NLP自從1975年第一本書籍《神奇的結構 I》問世至今,已接近50年。即使NLP經過多年來的演變與發展,當今世界NLP領軍人物Robert Dilts先生,在其2010年出版的第三代NLP經典著作《NLP新世代》一書的封面上,仍沿用了NLP創始人Richard Bandler先生的基本觀點,標示了「NLP是一門研究人類主觀經驗結構的學問」。

同時,在Robert Dilts先生另一本著作《NLP模仿卓越的藝術》也明白提到:「NLP的認識論最接近結構主義而不是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重視「結構」的特色,為NLP的學習者提供了應用的方向。例如:NLP相信人的內在資源本自俱足,從NLP的視角看待心理困境的發生,為「結構」不佳導致。

這也意味著,要解決心理困境,需重新調整內在「結構」:像是釐清現狀,確認困境(干擾),找到所欲狀態(或目標),發現資源,更換框架或是調整流程等等,都是促使「結構」產生改變的引導要點,最終引導或促發新結構發生,行為產生改變,此即是NLP困境處理的解決之道,又稱為「NLP基本改變模型」。對此,阿德老師在本書第二章有著精闢的應用論述。「NLP基本改變模型」是一NLP應用的核心模型,提供NLP操作時的底層指導。

此外,阿德也是一個用功且擅長模仿卓越的NLP發展師。模仿卓越,是對於典範人士的內在結構進行解構與重構的一系列過程,這一直是NLP學問體系中朗朗上口的顯學。

隨著時代思潮的發展,模仿卓越的方法,也從創始人解構與重構次感元技術所衍生的策略模仿,延續到Robert Dilts先生的信念/價值觀及使命與願景等層次的模仿,關於模仿卓越,或許在Robert Dilts先生的著作《NLP模仿卓越的藝術》及《天才的策略》卷一到卷三等書籍中得窺一二。

由於近年來阿德老師經常上網學習國外各式心理技術療法的課程,在模仿卓越下,見解與應用能力一日千里。這一年多來,我經常見他在臉書分享國外線上課程或讀書心得,對其下苦工的過程佩服不已。在本書中的第三章阿德老師也收載並精簡了NLP早期名家之一羅伯特.麥克唐納的聽覺「咻~模式」的操作步驟,非常珍貴,值得一讀。

知道(To Know)、做到(To Do)及成為(To Be)三者合一是NLP人的重要態度。當今台灣市場上充滿了大量NLP入門書籍,深入探討NLP內涵的華人著作寥寥可數,這是市場導向與名片書充斥的必然結果。幾個月前,當阿德老師告知決定寫一本較深入的NLP書籍,我即充滿了期待。當他兌現了他的承諾,我知道這本書是阿德老師學習心得的結晶與傳承,這是一個NLP人珍貴品質的呈現。在此強烈推薦本書,給想要精進NLP學問的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