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務工作中,常會遇到許多孩子帶著千奇百怪的疑問來到我們面前。有時我們很容易和孩子一起在他的茫然裡迷路,不知該往哪個方向;有時候孩子不斷開展不同的話題,助人者不知道該優先面對處理哪個。有時在晤談中,只能停留於表面,感覺談話很虛浮,只能打打水漂,不知道該如何有效的提供孩子幫助。
助人工作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每一個來到面前的孩子個性、背景都不相同,議題、情境和關係也如此多變,究竟有沒有一個方法,能讓我們在如此複雜的變化當中,依然有所依循,在晤談當中成功地促成孩子的改變呢?
NLP成功之道 – ROAD 模式
成功之道 – ROAD 模式是 NLP 神經語言學中闡述助人者在助人工作中的步驟,主要包含以下四個部分,「建立親和」、「設定結果」、「感官敏銳」、「行為彈性」。一個有效的助人工作,就是不斷在這四個元素當中探索、循環與推進。在實務經驗中,我們取其關鍵字,整合成 ROAD 模式,以下分別說明其含義:
- Rapport建立親和:
親和感與建立信任是談話的基底,當彼此之間的關係建立足夠,和孩子的談話,才有機會發揮影響力。因此在談話中,可以帶著這樣的問句審視彼此:「現在我和他的關係如何?」如果一個孩子是滿心不悅,充滿抗拒的被壓著來到你面前,在這種充滿敵意的狀態下,其實不管老師說的話再有道理,基本上孩子是都聽不進去的,甚至各種話語都有可能成為反效果。因此在晤談時,首先想辦法先和孩子建立起親和,形成當下可以合作的狀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 Outcome設定結果:
當彼此的親和感已經建立,首先我們要先協助孩子釐清,他真正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我常常在聽孩子講完困境後,就會詢問,「現在面臨到的困難,如果發生了什麼,會是你所想要的」?「剛剛說了這麼多事情,不知道今天我們先來處理哪個,會對你最有幫助」?透過一些問句,協助孩子釐清在這個當下最想處理的事情。一起為這個談話設一個小目標,這些小目標可以像是:「我想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我想要考試前不要這麼緊張」。當目標清晰後,就有機會陪著孩子一起看看目前的困境,是甚麼阻礙他?以及有什麼樣的資源有機會協助他。 - Acuity感官敏銳:
指的是現在正在做什麼?有什麼何效果?在這裡主要是協助孩子「盤點」目前在面對這樣的困境,做了什麼努力?哪些有用?哪些沒有用?在這過程中,肯定並且保留那些有用的方法以及行為,對於無效的方法,我們重新思考究竟要不要保留。比如說,一個孩子不知道自己未來適合做些什麼?可以先詢問:「對於自己未來的探索,你曾做過哪些努力嗎」?有些時候,會發現孩子,只是都用大腦想像一個行業,而未曾去真實的查詢資料或深入了解,這時候就可以點出這個「只用想像」的無效的行為,協助孩子更務實地去做其他的選擇與探索。 - Diversity多樣性(行為彈性):
這裡指的是,擁有更多的選擇,在 NLP 中「行為彈性」的原文是 Flexibility,當我們能更柔軟,富有彈性與靈活,就能協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在這裡為了記憶上的方便,以 Diversity 多樣性替代。當現在使用的方法行不通,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當我們擁有更多的彈性,更多的選擇,就有機會帶領孩子去思考現在困境的更多的可能性,越有機會讓孩子離開被困住的現狀,得以鬆動。如一個孩子,對於自己未來茫然,當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探索自己的方法,孩子也就越容易開始積累起對於自己的掌控,一步一步踏實的往前走。
ROAD 模式就像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在跟孩子談話時,可以時時檢驗自己是否走在這個ROAD模式上。
把四個問句不斷放在心裡
「現在我們的關係如何?」
「他要什麼?」
「他現在已經做什麼?」
「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問句陪伴孩子,將更有機會協助他撥開眼前的迷霧,開闢出一條所想要的道路!帶著更多可能性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 諮商心理師&美國NLP大學 (NLPU)認證高級導師&美國ABNLP協會國際認證導師&美國NGH授證催眠治療師&亞洲存在主義團體學會團體諮詢師
◎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 現為ACDC亞洲職業生涯發展中心首席課程顧問/資深諮商心理師,擅長潛意識工作及各式卡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