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is NLP?
什麼是 NLP?
NLP 是一種認知、感受與生理三者並進的教育。
是成長過程中,最能幫助到人,
讓人有能力獲得「生活更加輕鬆滿足,人生更加成功快樂」的幸福學問。
是追求卓越人生者「一門最該學習的學問」。
商業
關於 NLP 是什麼,有很多種的解釋,最常見且簡單的定義是:「NLP 是一門研究人類主觀經驗結構的學問。」NLP 相較於許多追求標準化的學問,NLP 尊重每個人的差異與認知,相信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同時每個人本源俱足,即內在原本即具有充足的資源。行為差異的產生,是感知模式(Perceptual Model)下排序的不同,也就是感受與認知結構運作順序不同下產生的差異,例如聚會有人早到有人遲到的現象,是在信念 / 價值觀上有些人認為遲到是不禮貌甚至不可原諒的行為,與此同時有些人卻認為遲到很正常;又或者在感受上,有人喜歡早到從容不迫的感覺,也有人喜歡享受被人等待的特殊感。也因此 NLP 對價值是非的評判不感興趣,但對於人如何形成這些內容的過程(流程)與架構很感興趣,例如:我們每一個人是如何創造出獨特的內心世界?我們是怎樣選擇讓怎樣的資訊傳入腦中的?我們是怎樣認知這些資訊?怎樣儲存這些資訊?怎樣把這些資訊與其它儲存在腦中的資訊整合?怎樣運用它們?因此大量的 NLP 研究使得 NLP 在改變人的情緒、習慣、溝通、模仿卓越及移苦得樂上有著其它學問望塵莫及之處。
另外,關於 NLP 是什麼?也有人用拆字法,將拗口難懂的 NLP 三個英文字母分拆做出解釋。「神經(Neuro)」即指人的身心,“身”是指的生理反應與身體行為,而“心(心智)”是指思維認知及心理感受,身心兩者變動其一可改變其一;「語言(Linguistic)」是指運用口語語言或非口語語言對本人或他人群體等的影響;「程式(Programming)」則是指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等慣性即潛意識的運作模式,如同電腦程式般可以複製與改寫,原理是透過調整腦(思維認知)、身(生理及身體行為)心(感覺/感受),重組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的訊息去改變個人的行為,從而達成設定的目標。
此外,為了使學習者容易明白,也有人用比喻法:例如「NLP 是人生最好用的工具箱」或是「如果人像電腦機器人,NLP 就像是操作手冊,告訴我們如何改寫程式讓生活獲得輕鬆滿足的方法」等來說明。
同時為了強調 NLP 融合與模仿了諸多心理學派的精華,因此有所謂的反面框架描述來讓學習過心理學的朋友更容易瞭解:例如賴明正老師導師班的學員趙娜的文章所述:
- NLP 明明不是認知學派,卻有著 14 種強大的語言模式來改變信念,且不限於諮商師,更可在生活中、談笑間改變信念模式;
- NLP 明明不是行為學派,卻把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通過心錨發揮到極致;明明不是催眠,卻大量運用艾瑞克森催眠模式,直接在清醒中引人進入催眠狀態,將改變人的技巧藏於無形之中;
- NLP 明明不是精神分析,卻在“術”的層面上教你如何將 β 元素轉變為 α 元素;
- NLP 明明不是短期焦點,卻有著 7 步驟 16 要素的清晰流程説明你聚焦並設定一個良好的目標;
- NLP 明明不是薩提亞,卻成功歸納了薩提亞家庭治療中,引導來訪者改變的語言模式,薩提亞女士因此為 NLP 著作親筆作序;
- NLP 明明不是成功學,但只學了 6 天 NLP 的安東尼羅賓卻成為了最出名的成功學老師,以至於很多人以為 NLP 就是成功學;
- NLP 明明不是管理學,市面上超多的管理書籍裡講的其實是 NLP,當然,作者不會承認;
- NLP 明明不是職場學,但很多培訓師只要從NLP 的龐大體系中切出一小塊,就可以包裝成企業培訓的內容;
- NLP 明明不是戀愛學,卻被 PUA 們奉為技術經典;
- NLP 明明不是關係學,卻有著如何與人建立親和感、以及和人有效溝通的一套可操作方法;
- NLP 明明不是性格學,卻可以透過語言來判斷對方的行為模式及性格傾向;
- NLP 明明不是腦科學,卻有著追溯和提取“敘述性記憶”和“程式性記憶”並重新改寫記憶的清晰步驟和方法。
光是 NLP 是什麼,就有很多方式可以說明與解釋。加上每一個學習了 NLP 的人,都會根據自己的體會給予 NLP 是什麼的詮釋,加上不斷地有新的應用型學問經 NLP 人的模型仿效與融合,使得 NLP 的內涵與技術變得更為豐富,因此有人說,NLP 是一門有機且生生不息的學問,這樣的形容絕不為過。
What We've Done
NLP 的歷史
1970s~1980s
第一代NLP:重視行為及能力,還有對於感受及認知思維的認識
- 代表事件
- 1975 為NLP元年第一本NLP著作《神奇的結構》誕生
1980s~1990s
第二代NLP:更重視群我關係,以及每個人的信念(相信什麼)、價值觀(認為什麼是重要的)
- 代表事件
- 1992 美國NLP大學(系統派NLP)創立
1990s~NOW
第三代NLP:更重視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願景與使命、生生不息,以及場域系統力量的觀念
- 代表事件
- 2013年台灣NLP學會成立
商業
- NLP起源?
1970年代,兩位美國人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圖左)和約翰·格林德(John Grinder)(圖右)在加州的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創立了一門學問:NLP(神經語言程式學)。
他們藉由跟隨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亞(Viginia Satir)(下圖右下)、完形治療大師弗裡茲·波爾士(Fritz Perls)(下圖左下)等二人,學會了他們在心理輔導的治療中採用的說話模式、聲調和行為模式,之後經溝通與學習大師葛瑞利•貝特森(Gregory Bateson)教授(下圖左上)的介紹,向催眠治療大師米爾頓·艾利克森(Milton Erickson)醫師(下圖右上)學習催眠語言的技巧,整合並進行模型仿效(modeling),即模仿上述學問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從發展起源,我們亦可得知,NLP是一門融合應用心理學的技術,其中模仿卓越更是NLP學問的核心。NLP起源於對卓越人士的研究,同時再把研究結果轉化成一套套的技巧與技術,使得他人也可以跟著仿效並成就卓越。同時,NLP不單模仿卓越的他人,也模仿卓越的自己:例如陷入低潮時可以模仿高峰期的自己。模仿的過程為:找出並覺察自己過往卓越狀態下的思維模式、情緒感受和身體變化等三者間的關聯模型,應用NLP的操作元素與技法調整上述三者,使自己回到過往高峰狀態下的自己,在此覺察下進行模型仿效並定錨,成為未來面對困境時能快速調整狀態的法寶,這就是NLP模仿卓越的精髓。同時,在面對困境、在面對情緒、在溝通和人際關係、在語言運用、在推動激勵、在達到目標……等等各方面的應用,都是NLP的強項。
- NLP的衍生及後續發展為何?
NLP創始人理查‧班德勒依循著NLP的基礎,又開發了人類設計工程學(Design Human Engineering(DHE)),約翰‧格林德則是研發了新編碼(New Code)技術融入NLP中。在跟隨理察及約翰等眾多的學習者中有幾位現今都是NLP界中的頂級大師,包括:美國NLP大學(NLP University)的羅伯特•迪爾茨博士(Robert Dilts)及茱蒂絲•狄洛基爾(Judith Delozier);自我關係心理學(Self-Relations Psychotherapy)創始人史蒂芬•吉利根博士(Stephen Gilligan);時間線治療(Time-line Therapy)創始人泰德•詹姆斯博士(Tad James);核心轉化療法(Core Transformation)發明人康尼瑞•安祖(Connirae Andreas)博士與塔瑪拉•安祖(Tamara Andreas);與TCM結合的華人丹尼斯•謝(Dennis Hsieh),以及被喻為「激勵者中的激勵者」(The motivator of motivators)的成功學始祖安東尼•羅賓(Tony Robbins)等等,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都發展出深層行為改變的技巧。其中美國NLP大學的羅伯特•迪爾茨博士更是世界NLP界公認對NLP貢獻最多的人,目前世界上現存的NLP核心技術與發展,一半以上是他的貢獻。
圖為:NLP大學(NLP University)的羅伯特•迪爾茨博士(Robert Dilts)及茱蒂絲•狄洛基爾(Judith Delozier)女士
What We Believe
助人工作者 NLP
特色理念
特色1:商業
・提升公司業績與團隊效率
・提高下屬士氣與動力
・提升決策、推銷、說服、談判能力
・提升目標感及達成目標的能力
・增強企業管理領導能力
商業
NLP提供強大的溝通技術與觀眼知心的能力,
對領導統御下的知人善任提供強大的幫助,
同時組織的目標感與職業身份下的自我認同感,
都能藉由NLP獲得極大的提升,並達成任務目標。
・提升公司業績與團隊效率
・提高下屬士氣與動力
・提升決策、推銷、說服、談判能力
・提升目標感及達成目標的能力
・增強企業管理領導能力
特色2:助人工作
・快速調整情緒與狀態
・讓家庭與人際關係更幸福與美滿
・實現和諧的親密關係
・有效地協調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衝突
・重塑自信與實現內心深處的「理想自我」狀態
助人工作
面對求助者的困境,助人者要先自助才能助人。
狀態調控是自助與助人工作的核心。NLP 提供改變腦的認知、改變身的生理感覺以及改變心的感受等三方面的工具,引導調整狀態,使人有能力面對過去、現在與未來。
使得自己(或他人)得以:
- 快速調整情緒與狀態
- 讓家庭與人際關係更幸福與美滿
- 實現和諧的親密關係
- 有效地協調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衝突
- 重塑自信與實現內心深處的「理想自我」狀態
特色3:生活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人生更容易獲得成功快樂
・挖掘及善用自身的潛能與資源
・更有彈性與靈活地看待處境與應對
・設定具體且可實現的目標
生活
生活過得輕鬆滿足還是充滿緊張焦慮與抱怨皆在轉念之間。
NLP 藉由調整信念系統下的工具與提升五種感官的感受力,使人們更能夠發現生活的細緻與美好。
-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 人生更容易獲得成功快樂
- 挖掘及善用自身的潛能與資源
- 更有彈性與靈活地看待處境與應對
- 設定具體且可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