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重溫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的傳記與影片訪談,他除了是一個深受敬仰的物理學家及諾貝爾獎得主外,他更是位思想家。費曼的一生都在實踐一件事,即:使用轉換視角的全新眼光,重新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二、內文
以下是根據他的傳記及影片內容整理的幾個重點:
1、學會像「火星人」一樣地觀察地球。
他說這不是開玩笑,而是邀請人們學會放下成見,像初來乍到的訪客般,帶著純粹的好奇來觀察。
他提醒我們,今天的某些習慣比如如今全球同步的「刷牙儀式」,也如同古人相信的巫術一般。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我理解的「刷牙儀式」是為了什麼?還是僅僅是為了遵循傳承的「刷牙儀式」?費曼認為人類從未停止許多的「儀式」,只是隨著時代不同,為它們重新披上了科學的外衣。
2、像「火星人」觀察完地球後,保持好奇地提問。
想像你從未見過睡眠:此時或許你會問,人為何會定期「失去意識」?感覺如何?這種抽離自身視角與經驗的提問,源自對探索純粹的熱愛,可以幫助人穿透迷霧,直抵問題核心。
3、名字不是知識。
費曼的父親教導他,知道一隻鳥叫「棕喉畫眉鳥」,遠不如知道這鳥如何飛翔、覓食、在自然中生存重要。真正的理解,在於觀察其行為,而非記住標籤。
4、束手無策之時,就是突破的契機。
當舊方法失效時,物理提供了精妙的解題工具。然而費曼指出,真正的突破往往始於已知方法束手無策之際。此時,意味著你站在了未知的邊界,需要徹底轉變視角,甚至從零開始思考。

三、內容小結
或許對費曼而言,科學的核心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對未知熾熱的熱情。
也就是追問「為什麼(For what)」及「如果換個角度看呢?」兩者並存的提問很重要。他將自然比作一場捉迷藏,而我們的使命,就是充滿好奇地去尋找真相。線索可能藏在失敗的實驗裡、孩子的童言中,或是你鼓起勇氣拋開舊知及你重新開始的決心裡。

四、心得
費曼留給我們的珍貴啟示如下:
1、少問它叫什麼,多問「它是什麼,為何如此?」
2、當所有路都走不通時,新的大門可能正在打開。
3、勇敢承認我不知道,這是探索的起點。
4、讓好奇成為習慣,讓探索融入生活。
5、世界浩瀚,我們懂得有限,也因如此,每一次的發現都彌足珍貴。
6、抽離自身經驗與框架,如同NLP結合/抽離般地提問。這將有助於我們破框,發現新觀點及方法。
7、與 NLP 感知位置(Perceptual Position) 的共鳴:
費曼的「火星人視角」,與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的「感知位置」技術,有著美妙的契合,感知位置也鼓勵我們靈活轉換視角下的感受及認知:
我(第一位置):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你(第二位置):站在對方立場體會其世界。
旁觀者(第三位置):中立地觀察全局。
系統(第四位置):俯瞰整體關聯與環境影響。(第三代NLP所特有)
因此無論是費曼的火星人,還是 NLP 的感知位置,核心都是:通過多重視角,讓我們的思維更靈活、視野更開闊、理解及感受更深刻。

五、結語
或許你不必成為科學家,也無需精通 NLP。然而費曼的精神邀請我們所有人:在日常中,練習放下慣性,嘗試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這份好奇與視角的轉換,能為解決問題、激發創意並深化關係,乃至對你的整個人生旅途,帶來意想不到的清晰與溫暖。世界如此奇妙,值得我們用心,換個角度,再看一遍。
近期課程
如果您對 NLP 及身心健康相關領域有興趣,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期待與您共同開啟這段變革與成長的旅程。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高階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僅此一班

劉秀美博士經常為企業高管量身訂製思維工具,協助突破思維盲區;也面向一般大眾開設思維訓練課程及NLP專業執行師、NLP高階執行師等國際證照課程。近年來,劉秀美博士更專注於兒童及青少年教育開發,應用NLP次感元、模仿卓越及心智圖法技術,在許多兒童培訓機構進行潛能開發,如:創意、記憶與思維等NLP應用課程, 亦在台灣為許多金融機構的高端客戶下一代提供兒童財商培訓課程,協助及帶領他們建構正確的財富價值觀,頗受客戶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