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內心的流,專注狀態五大要素

read, girl, reading

參考書籍:日本全能記憶大師的高績效大腦工作術

【老師我無法專注!】

  一打開書就恍神?開始念書就突然想要滑滑手機、看看電腦、深怕好像遺漏著什麼訊息?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好多時間,卻都在做無意義的事情?日常中,好像都知道有好多的壞習慣一直影響著自己,卻對此束手無策?你的學生曾經有這些困擾嗎?

  當無法進入專注的狀態時,人就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而分心,如何協助學生可以快速地進到一種專注狀態,提升學習的效率,也就有機會讓孩子能更在成長過程中,更掌握自己的狀態,帶著好習慣面對自己的人生。

【心流狀態的養成】

  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提出一個心理狀態,稱為心流(flow)狀態,指的是當人處於心流狀態時,會有一種全然投入當下、感到愉悅、甚至會不知道時間正在流逝的感覺,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中,許多事情好像做起來特別順利,也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究竟要如何進入這樣的心流狀態呢?以下提出一些具體的步驟及方法。

【進入心流狀態的必備要素】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很快地進入心流狀態,卻不得其門而入,以下分享五大必備要素,帶著這樣的狀態,協助學生展開屬於自己的心流之旅。

  1. 專屬儀式:
    首先陪學生思考,在唸書前,可以怎麼先為自己建立某種儀式,像是在唸書前先讓自己帶著深呼吸靜坐五分鐘、為自己泡一壺茶、或是可以讓身體動一動。這就很像是傑出的棒球選手,在準備進入擊球狀態前,都會有固定的儀式,像是特定的動作、扭扭屁股、讓自己進入到全神貫注的狀態。
  2. 適合環境:
    可以讓學生思考,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最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挑選對的環境是很重要的,有些學生適合在比較吵雜的環境、有些則是要在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可以與學生探討過往經驗中在什麼樣的環境最容易產生專注的狀態,而這對於每個人都不同。有時候善用音樂,是個不錯的方式,在音樂的選擇,原則上是用歌曲的「感覺」去帶動唸書的氣氛,形成一種氛圍,而不是一種刺激。因此可以選擇不吸引大腦注意的歌曲,像輕音樂,或是重複播放一首歌。
  3. 具意義感:
    有的時候,無法專注地去做某事,很可能是因為找不到意義感,不知道為什麼要讀,也就自然無法展開。因此協助學生找到對於唸書的意義感,將會對進入心流狀態有很大的幫助,像是:「如果你可以順利的進入到專注狀態唸書,對你會帶來什麼好處嗎?」「有好成績對你說會帶來什麼意義嗎?」透過幾個意義探索問題,將有機會把學生背後的意義帶出來,並且指引他。對於每個學生,唸書的意義是不同的,在過程中可以協助學生探索找到對於唸書更高層的意義,這份意義感自然就像引擎一樣,驅使學生往前。
  4. 佈置任務:
    很多時候,無法展開工作,是因為一時之間分不清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所有事情都攪和在一起,反而什麼都完成不了。邀請學生在準備要開始進入專注狀態前,可以先把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寫下來,一條一條的列點。然後看著這張紙,把今天一定要做的事情些勾起來,同時評估,現在我有多少時間?在這段期間,哪件事情我是一定可以做完的?一次只挑一件事情做。有計劃的佈置,將可以避免心猿意馬的狀態來干擾。
  5. 調整難度:常常學生無法如期完成或是進入狀態,很多時候是因為難度設定的太高,比如說「我要一個小時唸完三個單元!」如果根據過往經驗,這樣的目標一直都達成不了,那自然對於要展開這樣的計畫,幾乎還沒開始就可預見會是個挫折經驗。因此,協助學生調整自己的目標,切勿訂過高的難度,是展開心流狀態很重要的一環。我們要讓學生建立起一種感覺是「當我投入,就能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可以達成我所設定的目標」拿到那一分開心與滿足的感受,慢慢的,在要進入這樣的心流狀態,就會相對容易很多!

【總結】

  善用進入心流狀態的五個元素,將可以陪伴學生用好的感受去積累成就感,而不是讓挫折出手阻撓自己。當學生開始感到恍神,就請他重新檢視目前狀態是否滿足上述五個必備要素,就有機會協助他回到一種準備狀態。能更掌握現在的自己,當提升了對自我的掌握度,也就更能扎實的朝自己想要的方向邁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