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視角 從心理解

heart, pebbles, sand

【 關係中的卡死 】

「他每次都這樣對我!我根本就不想要念那個科系,為什麼要一直逼我!」
「他只在意我的成績啦,我快不快樂他根本不在乎!」
「我覺得根本沒辦法和他溝通啊,他根本都不想聽我說話」

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許多衝突的情景。不管是與家人或朋友之間,這樣的衝突,幾乎都在所難免。有的時候,之所以關係會卡住或無法溝通,常常是因為我們只停留在自己的視角看事情,而無法理解對方發生了什麼。因此,可以透過「NLP 知覺角度」的技術,協助孩子,切換到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也許就有機會從卡住的狀態中有新的看見。

【 NLP 知覺角度-換位思考 】

步驟一:確認衝突情境

    當孩子在晤談過程中,提到和某人有所不愉快或是溝通困難時,可以邀請他分享一個不舒服的具體情境。接著再一次來看看他們的溝通過程發生了什麼,首先,在地板上設立三個點,一個點代表自己,一個點代表對方,另外一個點代表客觀的第三者,形成一個三角形。
老師:「你可以說說看,當時發生的狀況嗎?」
孩子:「我媽媽聽到我未來想要當飛行員,非常的生氣,覺得那個很危險,一直逼我要讀工程,才有前途,但那根本不是我所想要的啊。」

老師:「我們可以來嘗試看看,再一次用不同的角度理解這個不舒服,這裡有三個硬幣,你可以挑出一個硬幣代表你,一個代表你媽媽,一個代表客觀的第三者,並且把他們放在地板上嗎?」

步驟二:進到自己的角度

  1. 佈置情境
    可以先請孩子移動到代表自己的硬幣後面,開始引導
    老師:「當你想到這個經驗時。你看到什麼?」
    孩子:「我看到我和我媽很僵持,很不愉快」
  2. 讓孩子回到當時的情境,進入自己的角度
    老師:「等一下我會邀請你從你自己的立場再一次經驗。當時你是什麼樣的身體姿態?當你準備好的時候,可以往前踏一步進到自己的角度,再一次回到事件發生時的情境」
    「你看到什麼呢?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呢?請你再一次從你自己的立場去覺察當時的所有感受」
    「如果感受完了,你就可以退一步,等一下我們會嘗試進到媽媽的角度裡看這個事件。」

步驟三:進到對方角度

  1. 佈置情境
    老師:「請你將這個經驗停在一開始的時候。現在請你觀看你對面的媽媽,注意他的呼吸、臉部表情、姿勢、動作、他說話的樣子以及所有他的肢體語言。你也可以回想過去你和媽媽相處的經驗、他的好惡、他的態度、他的過去、所有你知道的會影響他之所以為他的一切。」

    「請你移動到他的身後(請孩子移動到代表媽媽的硬幣後面),可以開始看到他所看到的、聽他所聽到的。」
  2. 進入對方的位置
    老師:「現在,可以感覺你就是媽媽, 請你做個深呼吸。然後進入對方的身體,採用他的呼吸、表情、姿勢、動作、說話的樣子,讓你完完全全的成為這個人。」「請你從這個立場再一次經歷這個經驗。從這個立場,你看到什麼?對面的孩子,有什麼臉部表情、姿勢、動作,在你們兩個人的互動中,你想要什麼?你在意什麼?你有什麼正向意圖?看到孩子這樣,你想怎麼處理?請你覺察從這個立場能覺察到的一切資訊。」

步驟四:進到客觀旁觀者的角度

  1. 佈置情境
    老師:「現在,請你做個深呼吸,將這個人的一切留給他。然後來到客觀第三者的角度,在這個位置上,你和他們兩個人的距離是相等的,而且你看他們兩個人的視線都是水平的。」
  2. 進到客觀旁觀者的經驗
    老師:「現在,請你從這個客觀旁觀者的立場去經驗。從這個立場,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請你注意他們兩個人的互動,特別留意彼此的行為如何引起另一方的反應或感覺,請你覺察從這個客觀旁觀者的立場能覺察到的一切資訊」

步驟五:綜合三個位置的角度跟覺察

  1. 邀請孩子回到自己的位置
    老師:「現在,請你離開觀察者的位置,回到你自己的身體裡。」
  2. 分享新的學習帶來的變化
    老師:「你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立場,有了一些新的學習。現在你再想到這個事件,你的觀點、感受有什麼變化?」

孩子:「我覺得我媽媽其實很擔心我,因為爺爺就是當飛行員過世的…所以他很害怕,也許我自己也要做好更多的準備,讓他可以安心吧…」

【 總結 】

    當我們有機會從自己的觀點,進到對方的觀點,以及用客觀第三者的觀點重新看待一個經驗,常常都會帶來許多新的視野。而這個技巧,也可以運用在任何關係衝突議題裡。是一個非常實際好用的小技巧。當我們可以切換視角,從心理解,也許很多困難就有機會慢慢地鬆開,而有流動的可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