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心態》閱讀心得 — 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致富心態》閱讀心得 — 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 亞洲目標國際培訓中心ATINLP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最初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它的書名:《致富心態》。原文書名為《金錢心理學》,內容聚焦於財富、貪婪與幸福這三個層面。

長期以來,我對理財書籍懷有濃厚的興趣,不僅因為我是兒童財商教育師,更因為相較於投資技巧和市場分析,我更關心財富累積背後的「心態」。此外,我也渴望了解,哪些特質能讓人更容易創造財富並長久保持,從而學習模仿,讓自己的理財之路更順遂。

觀點一:為什麼你需要理財?

你的選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曾說過,我們在人生每個階段的選擇,將深刻影響未來的自己。這適用於生活,也適用於財務管理。

財務能力與智商無關

書中強調,善於理財與智商無直接關聯,關鍵在於個人的行為模式。

舉例來說,普林斯頓大學培養了無數優秀的金融專業人才,但這並未顯示這些畢業生在投資上更具優勢。此外,巴菲特、查理・蒙格與蓋林在早期常一起投資,然而後來只有巴菲特與蒙格成功躋身超級富豪,而蓋林卻鮮少被提及。巴菲特解釋:「我們知道最終會致富,因此不急於追求快速成功,而蓋林太心急了。」這說明了耐心與守財智慧的重要性。

理財的目的之一:贏得時間自主權

擁有時間的靈活性,意味著可以等待合適機會,減少財務壓力帶來的被動選擇。未來,能掌控時間和選擇權的人,將成為最寶貴的資源。儲蓄的真正價值,不只是存款數字,而是賦予我們掌控生活的自由。

觀點二:最重要的是活下來

風險管理比高報酬更重要

要致富並守財,首先要確保自己能長期生存。納西姆・塔雷伯曾說:「你可以熱愛冒險,但應該徹底厭惡破壞。」意思是,成功需要承擔風險,但不該冒可能毀掉一切的風險。

2006年,巴菲特尋找接班人時,強調「要找懂得風險、並能避免風險的人,包括那些尚未發生的風險。」這也呼應了他的名言:「投資的第一法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法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法則。」

觀點三:理財實務的軟技能

致富與守財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致富需要冒險、樂觀、願意突破舒適圈,而守財則需要謹慎、節儉、謙遜,並理解成功部分來自運氣,因此不能完全依賴過去的經驗,而應不斷調整策略。

提高儲蓄率是關鍵

投資人比爾・曼(Bill Mann)曾說:「真正的致富之道,就是只花自己擁有的錢,並且不花自己不曾擁有的錢。」

財富的價值與需求相關,學會以較少的開支獲得快樂,能幫助我們累積財富,而這與收入或投資報酬率無關,而是取決於儲蓄率。

複利的威力——越早開始越好

巴菲特的財富不僅來自優秀的投資技巧,更來自長時間的累積。複利的真正威力,在於時間的延續,而非短期內的高回報。因此,愈早開始,愈能發揮最大效果。

這不僅適用於儲蓄,也適用於職業發展與人際關係。長期堅持,才能帶來穩定且持續的成長。

總結

書中有句話很值得作為未來財務規劃的基石: 我的投資策略不依賴於選擇正確的行業,而是基於高儲蓄率、耐心,以及對全球經濟在未來幾十年創造價值的樂觀態度。 《致富心態》並未教授複雜的投資技巧,而是重申簡單卻重要的財務原則,如提高儲蓄率、減少風險、善用時間發揮複利效應。 如果你希望學習股市操盤技巧,這本書可能不適合你。但如果你希望建立穩健的財務習慣與態度,它將帶給你深刻的啟發。這也與 NLP 課程中強調的「心態」至關重要 的概念不謀而合。

這本書適合幾類人:

1.有收入但經常入不敷出的人:透過建立正確的財務心態,改善財務狀況。

2.容易賺快錢,卻忽略儲蓄的人:當風險來臨時,缺乏儲蓄可能導致資產被迫出售。

3.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早日培養健康的理財觀念,將對未來大有裨益。

無論你身處哪個階段,擁有正確的財務心態,都能幫助你走向更自由、更穩健的財務人生。

近期課程:

如果您對NLP及相關領域有興趣,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期待與您共同開啟這段變革與成長的旅程。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春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夏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高階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秋季班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