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國際交流紀實——與Doug O’Brien的對話

NLP國際交流紀實——與Doug O’Brien的對話

ㄧ、前言:

上週,我收到Hogan Lee老師的私訊,提及來自美國紐約的NLP導師(訓練師)Doug O’Brien(道格·歐布萊恩)先生即將訪台,希望我有時間下能夠與他進行國際交流。能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資深NLP專家深入對話是難得的機會,也可以探討當前NLP的發展趨勢與應用方法,因此欣然同意Hogan老師的建議,也非常感謝Hogan老師的引薦。

二、初見:

Doug與其夫人經歷了長達17小時的飛行,於昨日抵達台灣桃園機場,隨後轉乘高鐵前往高雄。他的夫人受邀在國際藝術教學研討會(International Teach Art Conference)發表演講,而Doug則如約於今日中午搭乘高鐵至台中與我會面。我們在台中高鐵站共進午餐,他選擇了一道在紐約頗為罕見的名古屋式鰻魚三吃,我們一邊品味佳餚,一邊展開關於NLP的深入交談。

三、Doug O’Brien的NLP學習歷程

Doug的背景相當豐富,特別之處在於他是1985年少數直接師從Tony Robbins(安東尼·羅賓)並獲頒NLP專業執行師(Practitioner)與神經鏈調節術(NAC)認證的學員。1987年,他進一步向Robert Dilts學習高階執行師技術(此時Robert Dilts與Todd Epstein的NLP大學尚未成立),並先後師從多位NLP界的重要人物,包括:

David Gordon(費城)– 學習模仿技術(Modeling)與隱喻(Metaphor)應用。

Leslie Cameron–學習Emotional Hostage。Leslie曾為NLP界的重要貢獻者,後來退出NLP圈。

Paul McKanna–學習潛能開發。

…..

目前,Doug的主要工作領域涵蓋NLP訓練、教練技術(Coaching),並運用NLP於心理諮詢中,形成其獨特的實踐方式。他有自己的線上頻道,最近剛完成對Stephen Gilligan的線上訪談。

四、身體取向技術的比較

紐約作為世界級都會,擁有許多特別的身心療法課程,透過Doug的介紹,我首次聽聞Havening Technique,這是一種源於神經學的心理調適技術。我對其理論基礎與應用方式產生興趣,並進一步詢問其與以下幾種技術的異同:

• 情緒釋放技術(EFT, 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

• 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EMDR,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 顱薦骨療法(Craniosacral Therapy)

在比較這些方法時,我的判斷是,它們在技術層面上有一定相似性,除EMDR外皆屬於透過撫摸或敲擊身體介入來影響心理狀態的方法。然而,Havening Technique的發展源自神經醫學專家,相較之下,似乎擁有相對紮實的神經學理論依據,使其面向醫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時更具說服力。這樣也讓我進一步思考,未來NLP在整合身體取向技術時,應如何強化其理論基礎,使之更符合當代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趨勢。

五、NLP的次感元應用與模仿技術

自NLP的次感元(Submodalities)發展至今,不同流派次感元應用非常不同,特別是應用在模仿技術(Modeling)上時,每位教學者皆有其獨到見解。他是少數學過David Gordon模仿技術的NLP前輩,我知道這是重頭戲,在午餐結束後,驅車帶Doug前往我們剛完工的NLP教室,展開更深入的NLP交流。

在教室內,Doug利用電子白板向我展示David Gordon的模仿技術的方法論,這套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建模的起點是「信念」的解構,中間有一個重要的過程是發現並確認被模仿對象的核心狀態(例如發現「維持冷靜的狀態」是必需的),再到生理(包含理解五感的排序),最終則落實在結果的產出。換言之,理解層次(從屬等級)的由上而下及找出卓越下的核心狀態,是此派的模仿技術精髓,Robert Dilts的modeling方法跟David Gordon的倒是非常類似;同時這跟Richard Bandler從解構五感順序下的模仿策略,所產生E-U-D-I步驟的模仿方法非常不同。

而我則向Doug介紹了我獨創NLP應用於心理諮詢的方法論與模型,並詳細解析八大操作元素(Eight Operational Elements)在不同諮詢主題流程中的應用與引導策略。我們雙方的探討讓彼此對於NLP的應用層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後續國際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六、《語言的魔力》的探討與回應技術驗證

在語言模式的應用上,我們進一步探討了Sleight of Mouth(語言的魔力),這是一套強大的信念轉換技術,透過14種回應模式改變框架,進而影響個案的信念結構。我們共同回顧了Robert Dilts的14種回應技術,這也是因為Doug是《The User‘s Guide to Sleight of Mouth》ㄧ書的作者,他與《語言的魔力》(Sleight Of Mouth)的作者Robert Dilts有持續的合作關係,特別是Robert 的《Sleight Of Mouth II》已經出版,通過面對面交流能讓彼此見解相互驗證,以確保這些技術在心理諮詢場合中的有效性與適用性。這樣的交流不僅深化了彼此對於語言技術的理解,也促進了NLP技術的實務發展。

七、交流的總結

為了讓更多學員受益,我特別邀請Doug在課堂上簡單地短講,分享他在NLP的學習歷程。最後我們與NLP專業執行師學員們一同合影留念,當然心中也為今天因事無法出席的學員暗道可惜。在送他到台中高鐵站,看他通過入口閘門,彼此互道珍重再見,也為這場難得的國際交流畫下圓滿句點。

這次與Doug O’Brien的對話,讓我對早期的NLP應用方式及發展有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將NLP與現代神經科學、心理學、身體取向療法進一步整合,以提升其科學性與實踐價值。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世界各地的NLP專家深入交流,共同推動這門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近期課程: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春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夏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高階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秋季班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