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為到狀態的革新:認識 New Code NLP 的核心精神

New Code NLP

前言:一次視野的開展

十多年前,我曾參加一場 NLP 前輩的分享會,內容是談他在廣州參與 John Grinder 的工作坊回來後所整理的筆記。那次的分享,就像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窗,擴展了我對所學NLP 的理解與地圖。

多年來,我持續關注這個被系統派NLP 宗師Robert Dilts歸類為第二代NLP的New Code NLP 的相關資料,這也包括 John Grinder 本人所分享的影片與說明。

這兩天清明連假剛好有時間,便試著整理這些年來的理解與心得。

ㄧ、回顧經典代碼的限制

New Code NLP 的誕生,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初至中期。Grinder 開始思考並修正他與 Bandler 早期所創建的 NLP 古典編碼(元素)(Classic Code)中的幾個缺陷。

當時這些編碼被廣泛應用於 NLP 的書籍與課程中,同時大多只是圍繞著同樣的主題重複變化,缺乏結構性的突破。

Grinder 提到,古典編碼忽略了一個核心要素:如何解讀非語言訊息(non-verbal message),並回應那些來自潛意識的訊號。而這,正是有效改變的關鍵。

二、New Code 的誕生背景

Grinder 回顧當時的 NLP 社群,發現許多受過良好訓練的NLP 專業執行師,雖然能協助他人處理健康、行為、家庭或商業問題,卻鮮少將這些技巧應用在自己身上。

他們缺乏自我應用的深度,也沒有將模式真正導入潛意識,更遑論建立身心合一(congruence)的前提。這讓 Grinder 深感憂心,他認為這樣的NLP專業執行師是「危險的」,因為他們缺乏身心合一,卻又在教導改變。(註:所以常見的現象是:NLP講師多,真正的NLP導師少。當講可以歸講,自己能否以身作則快速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與搞定自己的情緒,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於是他決定開始設計 New Code NLP,以修正兩個核心缺陷:

(1)缺乏非語言的敏銳度與校準技巧,只靠意識推論,彷彿盲目的飛行員操作流程,卻毫無回饋機制。

(2)缺乏自我應用與身心合一,許多人教別人改變,卻從未讓自己成為這些模式的受益者。

三、New Code 的設計原則

John Grinder 在設計 New Code NLP 時,有兩個核心意圖:

(1)創造一種更自然、流暢,能引導潛意識(unconsciousness)參與的改變方式,讓改變不是來自「設計行為」,而是來自「轉化狀態」。

(2) 建立一套只有具備身心合一與覺察力的人才能使用的流程。這是一種「品質把關」的設計,避免不具備條件的人誤用工具。

此外,New Code NLP 拋棄了舊代碼中對「個人歷史」的依賴,因為個人歷史往往受到記憶偏誤與情緒污染。

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創造性與動態性的方式,例如:

— 應用無內容遊戲(Content-free Game): 設計特定的活動或遊戲,沒有明確的語意內容,但同時啟動左右腦、全感官輸入與輸出、並行處理任務等特性,誘發出一種「高效能狀態」(High Performance State)。

— 六步重新架構(Six-Step Reframing):由Judith Delozier 及John Grinder 在正向意圖的基礎上發展,是連接舊代碼與新代碼的橋樑,讓潛意識(unconsciousness)能參與在改變的設計中。(註:這個練習非常有代表性,我們將其放在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的補充課中。)

四、從意識分析到潛意識回應

經典 NLP 中的提問經常是這樣的:

— 你希望這個情境變成什麼樣?
— 你想要什麼樣的改變?

但這些問題都停留在「意識的層面」,而人的意識往往只是表層。Grinder 指出,真正有效的改變,不是從「分析問題」開始,而是從觀察潛意識的非語言反應開始。

這些非語言反應包括:

— 表情、動作、聲音質地的微妙變化 (身)

— 情緒波動 (心)

— 身體語言的即時反應 (身)

這些訊號不說話,卻非常真實,往往比語言更誠實,也更值得信賴。

五、NLP專業執行師的責任:察覺身心合一(內外一致性)

在 New Code NLP 中,執行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問對問題」,而是校準並覺察來訪者的身心合一(內外一致性),即:

— 有意識的回答與潛意識的反應是否一致? — 他們口中的話與身體的語言是否同步?

當身心合一(內外一致性)出現,我們才能開始介入。若沒有身心合一,就該先處理「狀態」問題,而非「行為」或「內容」問題。( 註:這就是為何我們ATINLP體系培養的NLP專業執行師的回饋,在實戰進行引導時能夠產出效果的原因。當面對議題時,自我狀態管理及對他人的狀態調控的優先排序,必需比進入實際的NLP操作更加優先,這是我們在輔導技術架構下經常提的要點。 )

六、核心改變:從「行為導向」到「狀態導向」

New Code NLP 最大的轉變之一,就是將焦點從行為導向轉向狀態導向。

我們不再問:「你想怎麼做(doing)?」而是問:「你需要進入什麼樣的狀態( desired state),才能自然產生適合的行為?」

這是因為真正改變從來不來自意識分析,而是來自身心狀態的轉化。當一個人進入理想的狀態,他自然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與反應。

當我們不再需要刻意設計新行為,而是讓潛意識在合適狀態中,自主選擇最合適的行為與資源。

來訪者常會說:

「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感覺不一樣了。」「我更自在了,好像能掌握事情了。」

七、「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自由選擇的起點

New Code 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know-nothing state)」。

這是一種放下預設、完全開放的心理狀態。在這個狀態中,潛意識(unconsciousness) 不被侷限,可以自由選擇最適合當下的行為與資源。

這種狀態不帶方向性、沒有意識的限制,是創造力與轉化力最純粹的源頭。

八、改變的驗證方式

當干預完成後,改變會在三大系統中表現出來:

(1) 視覺(Visual):表情、眼神、姿勢的變化

(2)聽覺(Auditory):語調、語速、聲音情緒的變化

(3)觸動覺(Kinesthetic):呼吸節奏、身體放鬆程度的變化

透過這些訊號與干預前的表現(常模)差異,我們能確認改變已經發生,即使整個過程中從未談論過「問題」本身。

只要「問題」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就會是:你帶著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問題」。

九、總結:New Code 的核心精神

以下是New Code的核心精神:

(1) 不問行為,重視(正向意圖)的狀態塑造。

(2) 不靠意識推理,而是以身及心來校準潛意識反應。

(3)不設計新行為,而是讓潛意識自由選擇。

(4)相信改變來自狀態,而非行為或內容。

New Code 即透過上述非語言與三大系統的差異來確認改變。

** 結語與後記:New Code 是一種態度

New Code 最打動我的,是它從「行為導向」轉向「狀態導向」的核心轉變。這樣的轉變,正好呼應了我多年來不斷追問的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推動了人的改變?換句話說,什麼才是影響了人改變的核心?

改變,從來不是靠意志力強撐出來的,而是源自內在狀態的轉化。當我們處於理想狀態(所欲狀態),行為不需要刻意設計,自然就會出現最合適的反應與選擇。真正的核心轉化,是讓潛意識主動參與,與我們攜手合作,共同釋放內在的資源與可能性。

New Code NLP 的誕生,不只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一場對 NLP 本質的深度反思與革新。

它不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種工作與生活的態度:一種邀請我們與潛意識建立夥伴關係的方式,進而創造出更深層、更一致、更自然的改變。

有系統性地建立一套訓練體系,符合國際規範同時融入更多不同觀點的NLP內涵,是我們ATINLP體系培養NLP國際專業執行師的宗旨,我們期待能培養出身心合一,使用有理論依據,也能落地實戰,有機會國際交流,也有NLP技術再發展實力的NLP應用者。

近期課程

如果您對NLP及相關領域有興趣,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期待與您共同開啟這段變革與成長的旅程。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春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專業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夏季班

美國NLP大學版本『NLP高階執行師』國際文憑課程~秋季班

返回頂端